中鐵文旅的回答足堪借鑒。
左起第三:中鐵文旅貴州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 沈琦文
各地文旅政策的傾斜,歸根結底是期望開發商能通過區域文旅產業的綜合發展,真正帶動經濟,促進產業與人口導入。而縱觀過去眾多曇花一現的失敗文旅案例,往往都離不開這四大問題:
一是開發商抱著做地產拿地便宜的心態,只顧建房子;
二是概念強于落地,配套兌現力嚴重不足;
三是對自然資源高度依賴,同質化嚴重;
四是運營不當,客戶粘性不足。
2010年12?26?,貴州省與中國中鐵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正式簽約,拉開中鐵國際生態城項目的建設序幕,項目雖然占地3萬畝,但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積高達 8000 余畝、潛在石漠化土地面積超10000 畝。
這意味著,中鐵國際生態城作為大型綜合性產業城市開發項目,需要同步進行生態修復、精準扶貧、城鎮化建設、產業配套引進、社區文化營造、智慧化城市運營等領域的發展,這一切的開始就伴隨著一份艱難與執著。
這也迫使中鐵文旅從城市運營的角度出發,通過一、二、三級聯動開發,一步步將生態城打磨成型:
一套組合拳下來,中鐵國際生態城文旅項目既是文旅地產,又是城市地產;即有居住地產,又有商業地產;既是休閑地產,又是娛樂地產。
如此眾多的地產屬性集于一身,這樣的項目,利于旅游發展、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,當地政府認可,市場喜歡。事實也正如此。項目自開盤以來,產銷兩旺,成為貴陽文旅的標志性項目。
對文旅項目而言,如何盤活生命力,需要敏銳地捕捉客戶需求的升級,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文旅體驗的沉浸式需求。
很多開發商把破題思路放在配套開發、持久運營上,產品品質往往被忽略,也因此房屋質量問題多,成了不少文旅項目的通病。
1、確保質量,交付即交心
中鐵文旅清晰地明白,房子是用來住的,質量直接影響著居住者生活體驗。建好讓客戶滿意的房子,是他們“引人來、留人住”的第一步,這要求:①確保交付質量;②做好客戶管理。
具體表現在以下節點:
施工期間:定期在媒體平臺上進行施工過程透明化播報,并提前邀請典型準業主參觀工地,收集意見并進行整改,消除業主對房屋施工質量的疑慮。
交付前:多次研討溝通《交房方案》,敲定現場流程及動線的設計與布置、交付培訓、應急預案制定等內容。同時,通過媒體發布公告、線下郵寄通知的方式邀請業主進行驗房。
交付時:創新地上線明源云移動驗房工具,將驗房過程用數字化、標準化的手段管起來,將問題有效處理在正式交付前,給購房者吃下定心丸:
a、為每個家庭配備專業陪驗師,一對一陪同業主查驗新家,陪驗師通過移動驗房APP上的全標準步驟,對戶內、公區、地庫、屋面等區域進行全方位掃雷。
b、組建70人快修組,針對水暖電氣等專項使用功能進行查驗,現場報修,做到15分鐘入戶解決,提升業主的收房體驗;
交付后:以周到的物業服務與智慧化美好生活管理守護業主的“回家路”。
更重要的是,通過數字化工具的運用:
其一,建立標準指引,讓驗房工作更簡單
其二,無紙化辦公,邊驗邊上傳,降低驗房工程師工作量,提升工作效率
其三,批量派單、避免丟單、漏單;驗房問題記錄避免漏項
其四,問題直接拍照記錄上傳系統,所有進程清晰可見,多方同步
其五,產品質量缺陷數據、承建商問題整改通過率均在后臺有效沉淀,可以反向進行產品優化及供應商管理。
建好房子只是第一步,如何通過持續運營,展現超強聚合效應,中鐵文旅緊緊抓住了三條核心邏輯:
2、 完善配套,打造可信賴的兌現力
中鐵國際生態城一開放,大量的配套就已建成。例如體育公園、社區圖書館、樂鄰學堂、康復中心、幸福食堂等居民服務配套設施,得以滿足各年齡段居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和集中活動的場地需求。
針對教育、醫療等多重因素,也貼出了優質清單:
-
教育方面,配套早教中心、幼兒園、國學私塾及覆蓋12年基礎教育的貴陽雙龍外國語學校等名校教育圈,有效覆蓋居民下一代的教育需求。
-
醫療方面,內設多所醫療衛生中心,成立 “5G全感知智能康養實驗室”,還與省內大型綜合醫院形成醫聯體,提供遠程診療、綠色轉診綜合服務,有效地為周邊居民提供高質量的醫養服務。
3、多業態并存,構建一體化品質住宅
中鐵國際生態城的獨特之處在于,不僅打出了 “體育王國”的差異化定位,還圍繞”旅、文、商、養“,注入了更多內容,以實現多業態并存、相輔相成的產業融合發展,促使流量沉淀,進而提升整個區域的活力:
-
特?體育休閑空間,加上全季節、全齡段、全業態的文化旅游服務,讓大量本地、乃至全國的客流駐足于此,激活市場消費人氣;
-
星級酒店集群、民宿,完善文旅基礎設施建設;
-
全維?化場景營造,全面提升板塊的文化屬性;
-
中央?活商務區,完善商業 居住流量閉環;
-
加之生態康養板塊,讓這里成為集娛樂、休閑、康養、生態于一體的高配大城。
4、以社群文化為紐帶,高度黏連客群
圍繞社群運營,中鐵文旅構建“幸福 ”社群文化價值體系,以“夢想共筑、美好共生”的社群建設價值觀,用情懷和溫度重塑美好生活的核心理念。組建如康養社、萌寵社、合唱社、舞蹈社、親子社、書畫社、插花社等30個社群,業主會員每月自發組織社群活動超過80場。
以社群文化為紐帶,中鐵國際生態城內部形成了良性互動,其一為生態城生活創造了多元豐富的沉浸式社交場景;其二滿足了高端客群休閑之余高效創造價值的需求,其三促進了用戶圈層與中鐵文旅的情感黏合。
這一方式為中鐵文旅創造了高老帶新比例,這也是他們在當地實現特色和長效運營的關鍵。
通過四步打造,中鐵文旅成功把中鐵國際生態城從一個“貴陽周末微度假“景點打造成一個值得長期居住的改善型品質住宅,截至2021年10月份,該項目常住人口已達3萬,占據已交付人群的百分之70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