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保持公司業績穩定增長,繼續擴大市場占有率,對外:繼續發展非標機型;對內:要求車間生產提效、縮短裝配周期,支撐企業的發展與擴張,達成企業營收大幅增長的目標。
工正集團攜手鼎捷開啟信息化升級,改善訂單準交、庫存周轉、裝配效率等管理難題。
面臨的管理挑戰:
◢ 裝配執行不順暢,每次領料發現庫存不足,東西做了一半擱置現場,小到影響現場物流、組裝效率,大到影響企業現金流、訂單交付滿意度。
◢ 內部管理受牽連,計劃人員、裝配工人、采購員、倉管員總處于高負荷狀態,每天核料百余筆。
解決方案--應用“鼎捷裝配日計劃”:
1、建立按裝配順序控制物料齊套的模型
2、劃分催料周期:區分長、短交期物料,適用不同階段催料
3、定義關鍵料:關鍵料齊套即可開工,邊做邊等料
4、擬定排產優先級:粗計劃排程,定義訂單先后序
5、擬定日計劃:精細化排程,按裝配順序擬定日計劃
6、按工序跟催物料:依工序日計劃執行日欠料統計,采購集中跟催
7、日計劃調整確認:依采購跟催進度回饋,下發次日生產任務
管理效益提升
裝配計劃員工作的變化:
1. 每周一進行工序日排程,工時投入約1H;
2. 每晚確認當天工序完成進度,調整次日工序任務,工時投入約0.5H;
3. 不用隨時開領料單,從日均10筆領料申請→日均1筆,工時減少約2H;
4. 不用隨時因現場缺料調整當天任務,從日均5筆任務變更→0筆,工時減少約2H;
班組長工作的變化:
1. 來回倉庫頻次降低,從日均10次→日均2次,工時減少約1H;
2. 異常工時(等任務、挪位置)降低,從單人日均 2H→0.5H,工時減少約1.5H;
3. 現場位置更空曠,找料,拿料更快,從日均1H→日均15分鐘,工時減少約45分鐘;
采購員工作的變化:
1. 接收欠料明細頻次降低,內容更詳細,內部溝通效率提升,每天一次→每周一次;
2. 與供應商溝通效率更高,外部溝通效率提升,每日一次→每周一次;
3. 事先知道本周的工作量,并提前7天跟催,效果更好,從提前1天跟催→提前7天跟催 ,齊套率從<百分之50提升至百分之90;
倉管員工作的變化:
1. 每次都按項目全盤備料,找料時間長,明細多,工作量大,從按單找料→按序找料,備料時間從3H→1H;
2. 按班組分盤分料,找料頻次增加,從單項目1單→單項目5~6單,分料時間從1H→0H,現場車間分料時間從2H→0H;
客戶證言
項目PM生產副總:
有機會嘗試新的方法,我們就選擇了“鼎捷裝配日計劃”,從結果來看,已經遠遠超出預期,目前收到的都是正向反饋,肉眼可見的缺料減少,部門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協調!而且整個過程感覺沒什么阻礙,悄無聲息就上線了!
裝配車間主管:
本以為排產是件痛苦的事情,其實應用鼎捷裝配日計劃系統操作后沒有太大的感覺,沒有想象的復雜,除了協助其他部門看缺料之外,目前自己也通過這個工具,檢驗自己排產的情況。
計劃跟單員:
每天看著欠料數從原來的百來筆,到現在的一二十筆,除了跟單檢核工作量的減少,心情也愉悅了很多。